微信公众号搜索“大型扬声器” 原创作者:胶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Hi-Fi音响开篇的“发烧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我今天要讲的也许是对主流Hi-End认知的挑战和颠覆。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然而在我看来,在各种音响软文中司空见惯的“高保真音响”,并不能做到名符其实,严格意义上只能叫做“高级音响”。
“高保真音响”的局限
音响产业发轫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将近百年,经历了电子管和晶体管、模拟和数字时代,一个久已被忽视的事实是:单件音响产品的保真度是非常低的。此时一定会出现一个反驳的声音:高级音响无论在声音细节的营造能力,还是人耳可闻(20~20000Hz)的频宽呈现,都已做到极致,怎么能说保真度很低呢?细节刻画能力强的音响展示出音乐中细致入微的层次,显得音响很高级且“保真”。但实际上,重播的保真更依赖音乐中“大”的方面是否准确,比如琴腔共鸣是否准确表达钢琴的体积,吉他拨弦声的木头感和金属感比例是否适当,男低音的歌声是喉咙发出的还是能听出胸腔共鸣……以上种种,并非细节和频宽做好就可以解决,更依赖于中频的量感,以及声音高中低三个频段正确的比例关系。在广泛存在的发烧文章里,声音三个频段的比例及其平衡性是很少被讨论的话题。我们考察市面上一线和超一线的音响品牌,就算它们的顶级型号,对三频比例关系的再现亦远没有达到标准化的程度。音源、功放、音箱是音响系统不可或缺的三个部分,我们以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功放为例,市面上不乏顶级产品可以达到20~20000Hz平直频率响应,失真度达到万分之五甚至低不可测。然而这只是测试条件获得指标,在实际使用条件,驱动目标音箱的时候,面对喇叭单元的反电动势,以及有些难推的高阻尼密闭箱体(比如世霸Extrema),功放的推力克服不了喇叭的阻尼,不仅低频出不来,连中频也会被憋住。反映到音乐听感上,唱歌的人像是被捏住了喉咙在“欢唱”,这样三频比例失衡,荒腔走板的声音,能说是“高保真”吗?
高、中、低三个频段的不同价值
高、中、低三个频段对音乐表达和聆听的重要性并非等同。低频作为声音的下盘,呈现音乐的气势和规模感;高频表达乐器泛音和声音色彩,是音乐的精致装饰;而中频作为绝大部分乐器和人声的基音所在区间,它才是音乐的基础和核心。
1950年以前,由于录音技术的局限,高频和低频无法拾取,黄金时代大师们的演奏只能被记录下中频。这些频宽并不完整的唱片,因为有着现代演奏家难以企及的美学价值,被一代又一代爱乐者反复聆听,有些唱片至今仍非常昂贵,备受追捧。这些只记录中频的历史录音能够长盛不衰,是否足以说明,中频在音乐聆听里的重要性大于高频和低频?
现代高保真音响在追求全频宽的过程中,受到技术局限和设计取舍,主动或被迫对中频做了牺牲,造成声音的薄瘦细和扁平化。中频扁平让音乐失去感染力基础和价值内核,只能指望高频的装饰性给声音提供精美的外表。这好比一个内涵不足却装扮冗余的人,徒然穿着昂贵华丽的外衣,反而会招来明眼人厌烦。
高频当然有其价值所在。从充分表达音乐、再现音乐内涵角度考虑高频,适当的高频延伸让声音细致化。表现交响乐等大编制音乐的多个声部和复杂音场时,音乐结构能够更加立体化、清晰化并区分上百件乐器。
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大家听单声道时期的历史录音,喜欢乐器件数较少的四重奏和奏鸣曲;而在聆听交响乐等大编制的时候,更愿意选择1958年后出现的立体声录音。然而仍有一个例外:富特文格勒。他的所有交响乐都是单声道录音,尽管频宽有限,没有细腻的高频再现各声部的分离度和准确位置,但仍然以气吞山河、酣畅透彻的指挥风格感动和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爱乐者,具有永恒不可替代的魅力。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音乐的内涵大于音效,音效要服务于音乐内涵,而不是干扰它。
三频平衡是高保真的首要因素
就像人体的头、躯干、四肢需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一样,声音的高、中、低三个频段也需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有些高级音响过分追求高频的细致,不得不配以轻薄的中频,与之相接的低频也只能是点到为止。用这样的系统,听小作品让人觉得不够“力”,不能触动内心,听大作品想要惊心动魄时它只能呈现“隔靴搔痒”。很多音响豪客沾沾自喜于天价音响的高频表现力出众,认为声音精致是成功和多金才能拥有的高雅品味,反过来讥讽“砸门的低频”是没文化的暴发户所为。然而,德沃夏克、布鲁克纳、马勒等作曲家的交响乐都对低频的量感和速度有极高的要求,Pink Floyd的作品《迷墙》更是在演唱会现场引入了直升机降落,螺旋桨带起的低频巨浪滚滚而来,动人心魄。高级音响的重播让这些伟大作品残疾化,如何对得起“高级”二字?既然如此,为何高级音响为了高频那点延伸和细腻,宁愿对更有价值的中频和低频加以取舍呢?作为喇叭单元驱动力的重要因素——磁体,60年代以前采用钢磁(Alnico)的磁力远高于现代制造单元所使用的粉磁(Ferrite)。粉磁时代想造出厚度和质感优胜的中频单元实在太难。另外,80年代末取代黑胶唱片作为主流音源的CD在中频方面表现平淡,进一步从声音源头对音响的中频表现力釜底抽薪,所以现代高级音响不得不放弃中频厚度,以高频延伸和细腻作为自己卖出昂贵售价的支点。现代音响过分追求在高频方面的装饰性是不是正和当代经济愈发发达,大众审美过分趋向精致化暗合?
三频平衡的本质是中频一直能绷住不被干扰、不被掩盖的平衡。在音乐演奏的任意时刻,无论乐声惊天动地还是细若游丝,中频都是声音的核心,任何时候不能被高频压制或掩盖。声音信号经分频器分频之后,高、中、低三个单元分别发声。由于高音单元的灵敏度远远高于中低音单元,在声音信号非常微弱的时候,不平衡系统的中频单元不发声或发声极弱,而高频单元发声较大,这就造成了在弱信号时中频被高频盖住,相应乐段的情感表达不能延续,失去音乐感染力。追求中频充足的系统,会面临相反的问题。在音乐高潮时,全频能量很强,高频单元可能会被过度驱动,声音发飙,抢耳的声音对音乐美感的干扰和破坏同样致命。这里又要说到音响器材的非标准化问题,同一件器材,在最弱信号和最强信号时,对三个频段的响应做不到线性。我们搭配器材的结果只能凭听感去判断,在最弱音时中频不断,最强音时高频不飚,低频量感可以满足大编制乐队的气势和规模需求,这样就是三频平衡的声音。
实现“高保真”的声音是系统工程
前面提到,音响系统中的每一件器材都是非标准化的,改变任何一件器材,都会让声音三个频段的量感、表现力和比例关系发生变化。有豪客不吝把最贵的音响器材放在一起,大概率要出现非常难听的声音。
严格意义上讲,每件器材都是半成品。我们的音响搭配,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理解和使用器材的长处来弥补其他器材的短处,最终实现声音在每一个频段都具备完善的表现力和正确的三频关系。
我使用JBL五十年代的音箱Hartsfield,播放施纳贝尔(Schnabel)在三十年代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高度风单声道唱头和黑胶唱片提供了厚实的中频信号,尽管是九十年前的录音,哈飞音箱通过15寸低音单元和Z型号角通道,仍然非常准确地共振出演奏钢琴的琴腔形体感,施纳贝尔九十年前每一根手指的演奏力度至今清晰可闻可感。我不禁非常诧异,这种没有高频泛音的钢琴演奏,相较于后期录音高频泛音缭绕但钢琴形体发虚的声音,到底哪个更像是真实的钢琴和真实的演奏,哪个更接近所谓的“高保真”呢?
这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