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采访小 TEAM是在广告门上海办公室。
由于两司距离之近,仅隔一个园区——采访开始前,院长、小6、吼吼宋提留着袋装的hobo和团队月供手册,横跨园区,穿行而来。在我们的想象里,他们仨可能会带着一贯的松弛和笑闹,间或留神着某家新冒出的时尚店装、某个花坛秀色可餐的品种,用错落的身位,闲庭信步而至。
(相关资料图)
当天小6留着颅顶板寸、脑后麻花的小辫儿,左手手腕纹着童年涂鸦版的手表。吼吼宋因过敏戴上墨镜,长发用银色发夹随意绾起,一身卡其造型。院长留着标志长发,配合灵动眼神,一条随性而至的工装裤,让人隐约觉得,每个口袋都可能塞着宝物。
造型各不相同,但一眼可知,这是个气味相投的队伍。
左起:院长、吼吼宋、小6
初次见面,不熟悉的人相互碰面,理论上总需要点儿寒暄和熟悉的时间。
小TEAM不用。
在遛完广告门办公室一圈之后,他们毫不吝啬地称赞了我们的露台,一个大有可为的地方;顺道儿对人均面积表达了肯定,“可以在地上打滚”。随后,蜿蜒下至一楼的沙发区域,不加思索一秒,就各自找准位置坐下,整个过程看上去娴熟又流畅。
在这种松弛和自在的感染下,我们随手润了口咖啡,打开了话头。
“我们的目标没变过,
就是一起工作”
惯例来讲,人物前史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个人的性格光谱和行动动力。这通常是采访者想要开启话题的路径,也是“请君入瓮”的手法。
不过小TEAM这里,没有惯例。
提及团队成立和相识的经历,如果你期待的是一个“心怀不凡的年轻人在有限时空、几经辗转,最终搭起一座瞭望之塔”的故事,那么大概率会得到意料之外的答案。
在三言两语的简要间,他们搬离南方城市、来到上海的缘由,是出于“一起工作”的强大心愿。也就此,三人下定决心,结伴来到上海。
那么,小TEAM的名字所从何来?“小”的内核,是否还像十年前成立时那样,代表“保有以小见大创造力”的期望?
对此,小6的回答显得哲思流动,“有一些问题你会不断地、经常想起来问自己。这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我前段时间觉得,希望所有大都是经得起被放大的小。因为再‘大’,也无非是好的‘小’组成的,不然它没有意义被放大。”
吼吼宋的思考追溯到名字起初:“可能我们当时的能量驾驭不了大,或者是看不懂大,很不喜欢不注重细节的工作方式,和一把抓的态度。”
院长看上去洒脱和满不在乎:“小,就是个名字而已。它就像我们的名字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与“小”相对应,小TEAM不沉迷大趋势,认为“大趋势是一步步做出来的”;也不喜欢多余的拔高,毕竟势均力敌的能量碰撞,更值得享受。相比不着边际的大事,能处理好琐事,反而让他们更感踏实。
以此为路径,或许能理解,在所谓宏大叙事和规则限制之外,小TEAM的作品,为何能贡献出一番野生欢脱的生动景象。
做创意,
如何做到“不玄乎”?
“做创意不玄乎,拆开来看无非就几步:把问题理解清楚;日常积累做扎实;不断强化基本功,以及练习输出的准确性。如果感觉到玄,只是因为每一个步骤的空间有悬殊,是悬殊让人觉得玄。”
在某一期的团队月供里,小TEAM认真记下自己对工作的新感悟。这是一项团队内部的艺能和传统。
“理清楚、做扎实、基本功、准确性”的根基之上,小TEAM的作品才呈现出一种不施刻意的热情,始终做到与人站在一起。
比如小红书《红薯地之歌》。这样一个容易落入窠臼的年度盘点项目,小TEAM却发现红薯地的年轻人们,“在看似没心没肺的岁月静好背后,其实是在用生活本身微小的快乐,去抵抗无法左右的困难”。那一句“还能热热闹闹,就不会被生活打倒”,就面向年轻人,说清了一种“懂”。
小红书《2022红薯地之歌》
在腾讯视频“夏日露天电影趴”期间,小TEAM用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三伏天的露天电影”。
人们对露天电影的印象通常是,排排坐,易走神,能聊闲篇,乃至有点百无聊赖。小TEAM不管那些,经过对人群状态的细致观察,憋着劲儿把条条框框都甩到一边——用野餐垫取代座椅,保持人们三五成群的闲散状态,通过打趣、消遣和自在,为大家做出一场当代浪漫的“电影野餐”。
腾讯视频“夏日电影野餐周”
制造并供给趣味,对小TEAM来说仿佛小菜一碟。
B站读书日,小TEAM在上海大学路空降“80平米巨书”,打造一座“没有书的图书馆”,连带街道两边的花坛也被设计成“翻开的书”。
B站世界读书日《没有书的图书馆》
“每一个学习的人,都是一个在UP的主儿”“欢迎好学的你,把bilibili看成bookbook” “少看看屏幕,也看看树”……文案轻灵又自如。那股由心而发的对话感,三两下之间,就让人丢盔弃甲、消弭了看广告的距离。
线下落地,院长用实地勘察和就地取材的方法,让花坛变成书、店招做改动……一为增强临场体验的柔软度,二为“道路-广场”整条动线的连贯感。
而早前小红书大家时装周,小TEAM“回归到我们的客户是谁,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什么是专属于它的”这一思考原点。在“打通小红书电商与社区”的目标下,尽力“让一场时装周在亲民的情况下,变得更时尚一点”。整体材料和结构设计、矿泉水瓶外装和宣传折页的话语,尽可能成为一种“经得住放大的小”。
小红书大家时装周
做线下是一项大工程。有才华和能力、有社会关怀与洞察,并不足以维持大工程的运转。很大意义上,这需要依靠群体的意识,也集成了种种细活儿。
在这方面,小TEAM无疑是务实一派。
“线下最难的,一个是费用,一个是供应商对这个东西的理解、跟你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不一样,还有最难的是时间。时间没办法控制怎么办?”
“比如第二届小红书社区熟人节的时候,我们当时也想用雷亚架加上铝的瓦楞板,让现场更社区感以及更现代一点。它的费用和搭建,包括花费的时间都会比较长。但供应商就习惯去用KT板、木板去搭木框架,这对他们来说会更安全方便。但其实真正想要有风格出来,除了视觉,空间也需要。还有时装周的现场铝条,如果有焊点外露,会让空间像个建筑工地。如果在意完成度和时尚感,工人肯定得从里面去处理,而不是表面焊接之后,用手喷漆覆盖。这个时候,就会碰到很多我觉得难的部分。
比如B站读书日的装置,当时想用大量海绵去做执行,会更贴合概念以及更有记忆度。但供应商会觉得这个东西别人一撕就坏,或者又不防水……你得跟他沟通,但他可能不会详细理解你的概念和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也不会有时间或精力去帮你试各种。”
其他采访时间显得“看起来美丽”就好,不过谈到具体内容呈现的遗憾和难点,院长显露出脾性里的较真和在乎。
好作品,
究竟要“好”到哪一步?
其实作品能好到哪一步,除了眼界、精力、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还伴随着人内在的标准和野心。
小6坦率承认自己有“赢瘾”。在院长那,对材料的敏感、对人的眼界要求,没有商量的余地。吼吼宋认真想后觉得,作品的标准是“不能害人”——粗暴是一种伤害,不希望别人动脑也是一种伤害。小6随之补充“我怕伤害客户,怕浪费客户的钱”。
但不管是“想漂亮地赢”、还是“没得商量的标准”,小TEAM对作品的好胜心,并不需要有他者作比,也并非舍我其谁式的。它更像日常某一刻,被缪斯亲吻鼻尖的灵思上涌,自然流淌,难以止住。这里头,有自我价值的确认,也有探囊取物的较真。
当被问到小 TEAM的代表作,小6看似即兴地说了句貌似坚信已久的话:“我希望所有上一个作品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因为代表作是上一个作品,表示你目前水平能够达到的最好。很多人都会说下一个,但我觉得下一个是未知的,下一个是漂亮话。如果你能说出上一个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就代表每一个作品都是全力以赴的。”
片刻讨论过后,她又补充了一个更显平实的答案:“还有一个标准,这个项目做完之后客户还愿意跟你一起吃饭。或者你的报价比原先开始的预算还超了,但是客户会很爽地把钱给你。因为客户会觉得你做得很好,他还愿意多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其实与创意共生的,是一个复杂的混沌世界。
在作品中肆意挥洒的小TEAM可以“与自己作战,有多大本事就使多大本事”。但在创意之外的世界,作为问题解决方的Agency,以及一个独立随性的自然人中间,不可避免会生出裂隙——横冲直撞,可能带来波折;不争不抢,可能丢失机会。
小TEAM有不愿怠慢的心意,和见招拆招的本领。
思考,睡一觉;思考,睡一觉……“能让自己进入思考氛围,又能给状态调试节奏”,是小TEAM保持项目质感的重要方法,缺一不可的节奏。在客户选择的标准上,吼吼宋总结为“我们会给自己找不舒服,让自己难受”,他们很少重复自己,总在寻找新的热切和值得去打的仗。
提案环节,小TEAM出动的人数,是“一辆车能坐下的经济范围”。在说服客户的议题上,习惯“在给到方案时,就先一步预判客户的关心,即便是客户非常小的担心”。而提升说服力的办法,小TEAM看上去也自有一套——“让他们(客户)喜欢我们”,所谓精诚所至、则金石为开。
小TEAM网站首页(能动的页面jpg.)
小TEAM成立十年了。十年意味着什么?或许意味着变化、升级,越来越好,也或许是越来越老到、沉淀和丰富。
肉眼可见的,小TEAM比从前有名了。日渐增加的媒体邀约,在证明这一点。
某种程度上,人是一种结果的动物,或者说始终慕强。因为有作品傍身,某些令人意外的言行可能被咂摸出另类可爱;因为莫名其妙的走红,众人看到可能是一阵风的崇拜喜欢。大家乐于借助一些出其不意、或闪闪发亮的标签,去认知、记忆和评判,当然也在不同程度上持续误解。
小TEAM没有被贴标签的反感。
说“不务正业”,讲“鬼马精灵”,都不在他们在意的范畴。
他们不执着于调动大资源,没有自我标榜的企图。知道自己的“小而不足”,明白现状的某些局限。有才华,但保持省思,坚持自己的有趣,却不把它拔高成某种可笑的立场。
小TEAM始终用一颗天真诚实的玩乐心生活,没打算把自己活成假人或符号。他们也没什么惯性,能抛下过往的作品,去建造一座新的城池,这需要勇气。
写在最后
任何造访过小TEAM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是一家年轻活力、创想十足的公司。
公司进门的把手是荧光绿色,插着野花的阳光板小瓶,来自院长自制。几张桌子拼成两排,有年轻的面孔闪现其间。淘宝几块钱一个的塑料坐垫,在空间内带来意外的和谐之气。鱼缸中娃娃鱼在靠窗的一角,由专人定期去花鸟市场,购买活鱼投喂。吼吼宋在采访中也毫不掩饰,伙伴们觉得“娃娃鱼吃饭好看”。
办公空间一角
而左侧休息区,遍布着变废为宝的热情。锁链做成的门帘,种在红薯地里的电脑,随意几笔喷绘,涂鸦的塑料大伞,都是朋友们借用场地后留下的礼物。
休息区景象
其实作为一个对话者来说,面对小TEAM这样的组合,难免会担心有冷场的时候。毕竟由于思绪的跳脱活跃,小TEAM偶尔会展现出一种孩童般的分心;面对某些过度正经的问题,他们很可能会陷入某种思考静默的状态。
但同时,你能收获到很多可爱的瞬间。
比如面对访纲上每一道题,小TEAM会流露出数学考试的认真神态。采访中,在意料之外说出金句,三人会毫不掩饰那一刻的狂喜,为彼此的一句妙语,叫好鼓掌。
被问及“小TEAM的未来是什么”的抽象问题,他们会对着提纲沉吟半天,实在不知如何作答,就转头闪着灵动眼神,说出“未来就是个死”的童言无忌。
期间,有相互接话的调侃和默契,也夹杂着“该我休息了”的喊话、“你休息半天了”的救场。
最后,保留一些小TEAM原汁原味的回答:
Q:为什么要做“希望小学”?
小6:起初是我们自己要练习表达,想找一些人陪我们去坚持练习表达这件事。这是肯定的部分。意料之外的部分是,没想到它好像真的像一个学校——大家会有同学的感觉,会给自己的朋友介绍说这个是我的小学同学。他们真的把他们当同学,把我们当老师,连老师这个词都变得很真挚,而不是那种社会上油腻的老师。
吼吼宋:希望小学,让我们看到角落的一些人,听到很小的声音,这是能让我们沉下心、踏实的地方。如果每天脑子里都是目标、生意,你就会忘记活生生的人,我觉得他们的那种鲜活,有一种拉持力,能把我们不断地往回拉。
小6:我们就相当于跟一群人一起做一个广告,感觉我们做这些事情都能联系到做广告本身。比如说我们给他们想周三的命题,会想要洞察到这段时间他们可以聊写什么,也会想这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他们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这一期要做什么内容,其实都是广告。
“我觉得或者说,这是从很小的地方能给人带来小成就感的东西。希望小学里面有一些是学生,有一些是上班时候、不知道怎么融入集体以及产出好东西的人。就是有很多不同的状态,但是我们都想在毕设里面,跟他们一起做事情,让他们能感受到产出一个好东西、起码是愿意分享给别人一个东西的那种能量感。
Q:活到现在的竞争力是什么?
吼吼宋:能活到现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还不想死。
院长:我们在项目里面很拼的,看不到的那种拼。我们愿意花时间去搞一件事,这就是最大的竞争力了,有些人就不愿意花时间。
吼吼宋:我自己能感受到的,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竞争力。我在跟他们相处的过程里,我每一段时间都会害怕、担心自己没有对方可学习的东西,因为我觉得他们俩的成长速度很快。
小6:那就写,三个人里面的另外两个人(是小TEAM核心竞争力)。
Q:小TEAM成立十年,三人之间的变化?
吼吼宋:我感觉,信任感更强了。
院长:是你更懒了吧。
院长:我现在尽量放手让年轻的同事去做东西。以前我会抓得更死,把人逼上绝路。我一直觉得可能性很重要,现在在试着感受其他人的可能性。
吼吼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尊重。相处时间越长以后,你才越会知道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感。
•END•
点击 get「2022 TA合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