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城市无障碍设计需要多一点“友好”-每日聚焦

2023-06-28 11:48:42 来源:中安在线


(资料图片)

几天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研究生带着轮椅、婴儿车、盲杖、拐杖等辅具,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万泉河绿道一路走到成府路,体验现有城市道路对乘坐轮椅的人来说是否“友好”。体验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普通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却可能给老人或残障人士的出行带来不便。而走访发现,一些人行道和公园内的道路,阻碍老人和残障人士出行的小问题比比皆是。有的地方人行道狭窄拥挤还不平,推着轮椅寸步难行;一些公园门口设计的“工”字形护栏,常常需要两三人合力才能将轮椅或婴儿车抬进去;还有的过街天桥是有无障碍坡道,但坡度设计得太大,推着轮椅的人如果不是身强力壮,是很难把轮椅推上去的,这样的无障碍设计其实有名无实。

殊不知,在城市道路上,普通人轻而易举就能跨过的障碍,对老人或残障人士来说,可能就是一道“天堑”。哪怕只有一两厘米高的小坎儿,也足以挡住轮椅前行的道路。这样的障碍可能来自于地铁口的台阶,也可能是坑坑洼洼的人行道。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必须更多地注重细节,不仅注重健康人的需求,也要做出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友好的设计。

城市无障碍设计需要多一点“友好”。而这“友好”,恰恰体现在设计中的“细节”上,需要设计者亲身体验、换位思考。作为设计者,要对使用者产生共情,要从设计者的视角,转化为使用者的视角。在设计各类空间时,要尽可能设计出普适性的空间,既要让普通人在空间内感到舒适,也要做好无障碍设计,让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可以在空间内自由享受。

城市无障碍环境,是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和重要呈现,折射管理者智慧和水平,体现城市的温情和友好;同时,也是检验设计者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是否友好的一把标尺。故此,在做环境设计时,需要多在细节上做文章,多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正常出行”动脑筋,在每一次设计中,都要以真正的感同身受、自觉代入老年人、残障人士的视角,去思考作出更理想、更完美的设计,以便更好地让人尤其是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安全顺利到达和放心使用公共空间。

标签:

珠宝展示